食品接觸材料含有潛在危害化學物質漏洞
該研究由瑞士食品包裝論壇非政府組織成員進行,他們將非政府組織的國際化學秘書處的“應進行替換的化學品名單”(SIN List)以及“內分泌干擾替換列表”(TEDX list)同三個食品接觸材料數據庫:1.歐洲食品安全署科學合作工作小組的《非塑料食品接觸材料列表》;2.歐盟塑料監管聯盟的《食品接觸材料中允許使用的化學物質列表》;3.《美國食品添加劑列表》 進行了對比。
對比結果顯示:部分SIN 列表以及TEDX 列表中的175個物質至少能在以上數據庫的其中一個列表中找到。其次,這些物質基本都符合REACH法規中SVHC物質認定的條件。在這些物質中,有21個已被列為SVHC物質,6個被列如REACH法規附件XIV,并在REACH法規框架下被要求逐步淘汰。另外,SIN列表中共有96個物質符合REACH法規的SVHC物質特征。
而根據目前REACH法規的管控范圍,食品接觸材料不在其列,那么即使食品接觸材料中含有SVHC物質,也無法受到相應的管控。舉個例子:DIBP,該物質在使用時需要有REACH法規框架下的相關授權,而根據相應的食品接觸材料法規,該物質可使用在非塑料類食品接觸材料中。
簡單來說,在REACH法規框架下,一些普通消費品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尚且受到了管控,而在食品接觸材中的使用卻成了合規。而有害物質通過食品接觸材料給人類造成的暴露危害要明顯高于普通消費品。
研究人員呼吁:相關法規制定方需要關注到該問題,并建議將SVHC物質列表相關信息同食品接觸材料相關法規相協調,已達到保護消費者以及環境安全的目的。相關人員還提醒食品接觸材料生產商,應禁止SVHC物質在食品接觸材料生產中的使用以確保產品安全性。
宇冠檢測提示:不排除后期,食品接觸材料法規法規將同REACH法規相協調。相關制造商以及出口商需要做好前期準備,關注相關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