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指令易因小失大 企業損失11400倍
近期,余姚某企業2014年4月生產出口的一批電推剪在銷往荷蘭后被客戶整批全數退回,原因是國外客戶對電推剪送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抽樣檢測,發現產品無法通過歐盟電子電氣環保指令RoHS測試,退運產品累積貨值逾5萬美元,企業損失巨大。經對該批次退運貨物進行了現場調查,發現問題主要出在電路板焊點材料焊錫絲上,該產品線路板上的焊錫和金屬扣針均被檢出鉛含量超標。
案例二:
近期,浙江一家企業生產出口的8批電熱水壺在銷往德國后被客戶整批全數退回,原因是國外客戶對電水壺抽樣送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發現產品無法通過歐盟電子電氣環保指令RoHS測試,退運產品累計貨值逾57萬美元。經現場調查發現,問題主要出在電壓轉換開關這個配件上,該開關的塑料外殼和內部塑料墊圈均被檢出含有多溴聯苯醚。
據編者了解,按目前市場價計算,RoHS指令鉛含量測試不過100元,多溴聯苯醚的檢測費用在300元左右,這兩家企業分別為此付出了3000倍、11400倍的代價。
RoHS指令簡介
據悉,2006年7月1日生效的RoHS指令規定禁止6種有害物質超標的電子電氣產品在歐洲市場上銷售。該指令要求新投放市場的電子電氣產品,每單一“均質”內之鉛、汞、六價鉻、多溴聯苯和多溴聯苯醚的含量分別不得超過1000ppm,鎘的含量不得超過100ppm。
重點提醒:
由于歐盟RoHS指令的限值要求是以產品中均質材料為基本單元,而成品涉及的控制點可能多達幾百到上千個,并且實行“一點否決”,就是一臺設備可能會因為一個微不足道的零件中一種材料限值超標,整批被判不合格。
一個產品拆解到最基礎的材料都是一些簡單物質,如一些金屬合金,塑膠顆粒,單一的玻璃,陶瓷,色粉和各種化學試劑等等,這些原始的材料,經過加工和制造,就產生了我們常見的各種元器件,如電容,電阻和電感等等。因此對于有害物質的控制,需要關注到材料中的每個均質物質。
管控建議:
1、加強采購環節原材料的RoHS符合性;
2、加強生產環節不摻雜有害物質超標;
3、定期抽檢高風險物料和成品;
4、加強過程管理,嚴控風險環節;
5、提高生產工藝,加緊新材料研發;
6、及時跟蹤產品銷售國家地區的法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