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指什么應該怎么處理
塑化劑指的是工業生產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劑,也叫增塑劑。只要是添加到聚合物材料中能使聚合物塑性增加的物質都統稱為塑化劑。塑化劑的作用是減弱樹脂分子間的次價鍵,增加樹脂分子鍵的移動性,降低樹脂分子的結晶性,增加樹脂分子的可塑性,使其柔韌性增強,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業用途,廣泛存在于食品包裝、化妝品、醫療器材,以及環境水體中。例如保鮮膜、食品包裝、玩具等。
塑化劑的種類有很多,包含鄰苯二甲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脂肪酸酯、苯多酸酯、多元醇酯、環氧烴類、烷基磺酸酯等。狹義的塑化劑指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是鄰苯二甲酸形成的約30種酯類的統稱,它目前是塑化劑的主體,鄰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簡稱PAEs,別名酞酸酯),是一大類脂溶性化合物,普遍用作塑膠材料的塑化劑,被確認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禁止添加在食品里。

2011年5月曝出臺灣地區多家企業產品受塑化劑污染,涉及的產品有: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膠囊錠狀粉狀食品、添加劑。這場非法食品添加劑釀成的食品安全危機,引起了社會對塑化劑強烈廣泛的關注。

塑化劑完全是可以檢測出來的。通過專業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可以準確地檢測出產品中是否含有塑化劑。如果有,含量是多少,以此判斷出對人體有什么危害。為生產加工、工藝改良提供非常重要的數據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