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b3bz5"></span><span id="b3bz5"><ol id="b3bz5"></ol></span>
    <span id="b3bz5"></span>

      <p id="b3bz5"></p>
      <p id="b3bz5"><ol id="b3bz5"><output id="b3bz5"></output></ol></p>

          <span id="b3bz5"></span>

            運營人員篡改環境監測設施數據將重處

            作者:宇冠檢測 發布時間:2016-12-27 閱讀: 來源:網易
                最高法研究室主任顏茂昆表示,近年來環境污染犯罪又出現新的情況和問題,如危險廢物犯罪呈現出產業化跡象,大氣污染犯罪取證困難,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和破壞環境質量監測系統的刑事規制存在爭議等。為有效解決實踐問題,兩高出臺了《解釋》。

                環境監測數據是環境決策的重要基礎,但個別地方破壞環境質量監測系統,影響監測系統正常運行。為此,《解釋》規定,違反國家規定,針對環境質量監測系統實施修改參數或者監測數據;干擾采樣,致使監測數據嚴重失真;其他破壞環境質量監測系統的行為,或者強令、指使、授意他人實施上述行為的,應當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論處。
                              環境監測
                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同時構成污染環境罪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從事環境監測設施維護、運營的人員實施或者參與實施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干擾自動監測設施、破壞環境質量監測系統等行為的,應當從重處罰。

                按照刑法關于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的規定,后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篡改監測數據可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環保部政法司司長別濤還特別提到了今年3月份,環保、公安聯合督辦西安國家空氣質量網點被人為、惡意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案例。

                “現在監管執法包括司法打擊力度加大了,企業感受到了壓力,試圖在數據上作假,掩蓋真相,逃避應該承擔的成本,規避法律的制裁。”別濤稱,司法解釋針對篡改、偽造環境監測數據的行為增設定罪量刑標準,解決了目前困擾環保部門多年的監測數據作假的認定難、處罰軟、制裁不力等突出問題。

                對于《解釋》的上述規定,顏茂昆稱,大氣污染跟水污染、土壤污染相比,實施犯罪取證更難,如果按照一般標準,對這種犯罪將很難打擊,而增設了對篡改數據的規定后,“不管排放了多少,只要有了篡改、偽造數據的行為,有了干擾自動監測設施的行為,就從法律上推定為 嚴重污染環境 。”

            TAG:環境監測,
            環境檢測文章由UONE整理發布:

            亚洲人精品69堂_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_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_天天日天天射伊人色综合久久
              <span id="b3bz5"></span><span id="b3bz5"><ol id="b3bz5"></ol></span>
              <span id="b3bz5"></span>

                <p id="b3bz5"></p>
                <p id="b3bz5"><ol id="b3bz5"><output id="b3bz5"></output></ol></p>

                    <span id="b3bz5"></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