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檢測的質量保證措施?
人體百分之七十是水,一個人不喝水最多堅持三天,但是不吃飯卻可以活到十幾天,所以水對于健康來說至關重要。我們知道,水在國民經濟和人們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無論是飲用水還是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都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作為一名污水水質化驗員,深知肩負的責任,通過近八年的工作實踐,公司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質量保證措施。 一、以生產科為技術核心,質量管理制度化 質量保證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分析檢測的質量。開展質量保證工作,既要有科學的方法,還要有有力的行政管理機構措施,才能把質量保證工作落到實處。為此,我們制訂了相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如:量值溯源制度、國家標準傳遞制度,計量儀器設備周期檢定制度、檢測過程“加樣考核”制度,檢測依據層層把關審核聯簽制度等。以指導、檢查、督促、約束檢驗人員的行為,各項工作規范化,使各項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引導質量保證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
二、以提升業務素質為核心,檢測質量標準化 水樣測試是水質質量檢測的關鍵,用標準的檢驗方法才能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因此,化驗人員素質是提高分析測試質量的重要基礎,只有高素質的化驗人員,才能高質量的分析測試數據,所以要加強對分析測試人員的檢測技術,標準法、質量法、計量法、計量知識等的學習和培訓,提高化驗人員的思想和業務素質,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科學性和公正性,為此需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對化驗人員進行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炄藛T必須認真學習并熟練掌握所檢測的各個項目的質量標準,檢測的標準方法和計量等要求。
2、化驗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所使用的各類儀器設備的性能,操作方法和計量知識。
3、化驗人員必須熟練掌握使用的標準單位,嚴格遵守國家“關于推廣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的規定”,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作為檢測報告中的計量單位。因為單位不規范,會給測試帶來很大麻煩,甚至誤會和錯誤。比如水質總氮的測試嘗試計量為“毫克/升”,而不用其它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