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行業的建議
作者:宇冠檢測 發布時間:2016-08-23 閱讀: 來源:
(1)建立健全環境監測的市場機制。
改革環境監測的現行體制,大力發展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使第三方檢測機構成為市場與政府監管機構之間一個信息公開、公正的重要補充。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由直接參與者轉變為管理者,環境監測也由過去單純公益性行政行為轉變為社會性服務行為。
(2)建立環境監測資質行政許可制。
所有環境監測機構都必須依法獲得環境監測機構資質證書。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對環境監測資質認可實行動態管理,對已獲得資質的環境監測機構應按規定定期復審,復審不通過的,應依法取消其監測資質,此舉有利于競爭和今后的發展。
(3)政府需加強對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的監管。
從實驗室資質認定、實驗室認可、實驗室檢測市場準入、檢測人員執業資格等方面加以規范,逐步完善我國實驗室、檢驗檢測機構的資質認定和監督管理制度,將可能導致事故的風險控制在最低的范圍內。例如江蘇省就發布了《江蘇省社會環境檢測機構環境監測業務能力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其中規定辦法適用于江蘇省范圍內社會環境檢測機構向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認定具備相應環境監測業務能力的活動,這就從法規上進一步規范了省內環境檢測機構的行為,真正實現了環境檢測市場總量控制、淘汰增補的原則。
(4)環境監測市場服務范圍不應該全部放開。
環境監測不同于一般的檢測,如驗收監測是有一定行政意義的政府行為,不應過度放開。目前環境監雖然可以引入市場競爭測市場化還處于摸索階段,但由于其監測結果在很大程度上關乎公共利機制,必須在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統一領導下,設置必要的市場準入門檻來規范市場行為。
(5)創建高端品牌化的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環境檢測業務在向多元化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國際社會對中國環境問題比較苛刻,國外檢測機構已進入中國市場。因此,社會各方都在呼吁創建我國高端的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以此應對國際化競爭。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也需要加強社會責任感,積極向國際化、規?;推放苹较蚺?。
(6)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需提高自身實力。
由于檢測技術人才是形成檢測機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環境檢測機構的管理者需要在戰略層面考慮如何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要不斷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增強服務意識和市場敏感度,參與國際交流,參與到我國新檢測方法、新技術標準的建立中。
(7)積極開展實驗室間的比對和能力驗證。
實驗室間的比對是實驗室技術能力確認、評價和提升的有效手段。能力驗證不僅可以確保行業內實驗室的能力,也為如何建立行業內實驗室技術能力的保障機制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新方法、新手段,同時為科學研究提供豐富可靠的基礎數據支持。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高速發展,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增強,國內環境檢測行業將持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國家相關部門已逐步出臺有關規范和政策對第三方環境檢測行業進行科學規范管理。在多方面因素推動下,第三方環境檢測企業更加具有市場運作潛力和發展空間。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重新審視管理與檢驗技術能力方面應以此為契機,提高整體實力;規范環境檢測市場,合運用檢驗檢測資源,形成地方或行業優勢,積極推動我國環境檢測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