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環保法規助力土壤重金屬檢測
近年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環境無法負荷隨之帶來的巨大壓力,造成霧霾、水污染、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等嚴重環境問題。25年4月至213年12月,我國開展了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總超標率高達16.1 %,污染類型以無機型為主,有機型次之,復合型污染比重較小,無機污染物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8%。從污染分布情況看,鎘、汞、砷、鉛4種無機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現從西北到東南、從東北到西南方向逐漸升高的態勢。
面對如此嚴峻的土壤污染問題,早在8年代初,國家就曾統一做過土壤環境普查,如今一直有延續的計劃和法規要求。在211年我國出臺的十二五規劃中,在環境方面主要是以監控為主,包括農村及土壤監控。國家環保十三五( 216-22 )規劃總體思路指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已提前完成,十三五將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在十二五期間環保部相繼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氣十條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后,預計在216年編制并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土十條,協同推進污染預防、風險管理、治理修復三大舉措,預計投資規??赡艹?萬億,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思路,積極開展耕地重金屬污染防治,力爭在22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農用地土壤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土壤樣品相對水質來說,基體更為復雜,且不同地方的土壤成分差異比較大。一般土壤中一些常量、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差5-6個數量級,如土壤、沉積物中含有大量Si、Al、Na、K、Mg、Ca、Fe和微量As、Cd、Co、Pb、Cr等元素。在土壤樣品測定中,樣品種類繁多,基體復雜,高TDS ;測定元素種類多,濃度范圍寬從ppb—%;物理干擾,電離干擾,光譜干擾嚴重;樣品量大;難以保障長期穩定性。所以土壤檢測相對來說更加困難。
因此,土壤總量分析時,選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 ICP-OES )測定,對儀器的軟硬件要求較高,既要保證極佳的檢出能力,又要保證極寬的線性范圍,同時儀器需要具備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如EIE,高基質等等)和多種可選的背景矯正技術,更好的、自動的消除背景干擾和光譜干擾( IEC/FACT )。
土壤有效態測定時,采用二乙三胺五乙酸( DTPA )浸提劑提取土壤中有效態Zn、Mn、Fe、Cu,提取液中不含大量的主基體且發射譜線豐富的Fe,幾乎不存在光譜干擾。但土壤樣品提取時采用大量的鹽,高TDS,最好采用垂直矩管的ICP-OES,它抗基質(基體)干擾能力增強,矩管壽命長,維護周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