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接入質檢總局CCC認證數據庫 缺證將無法上架
12月24日,國家質檢總局下屬的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與阿里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阿里成為首家接入國家“CCC”認證信息數據庫的平臺。
“CCC”認證簡稱3C論證,是一種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由國家認監委統一管理并組織實施,也是國際上廣泛采用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基本做法。“CCC”認證產品大多涉及人身安全,并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電線電纜、機動車輛、兒童玩具、裝修裝飾材料、電子產品等,總共有22大類158小類。
“以前,某個商品有沒有經過‘CCC’認證,阿里是不知道的,傳統認證在電商領域幾乎是失靈的。”國家認監委副主任王大寧認為,雙方合作后,阿里的商品數據將與國家認監委的“CCC”認證數據庫打通,可以提高阿里品控能力。雙方合作對質檢部門的意義在于,可以獲得一張“商品品質地圖”——全國哪個地方的什么產品容易出質量問題、具體地在哪里、銷售地在哪里,都能通過阿里電商數據得知。
阿里與質檢總局的該項合作將首先體現在阿里對天貓平臺商品的管控上。“在‘CCC’強制認證類目下的天貓商品,如果證書失效,就會被下架。今后,缺乏有效‘CCC’證書的認證類目下商品,在發布環節就會被攔截,無法上架到天貓平臺。”阿里集團副總裁石東偉告訴澎湃新聞。
石東偉坦言,這是阿里巴巴打假工作中的一項舉措,僅天貓的在線商品數就達億級,傳統質量管理模式無法實現管控需求,所以阿里一直在尋求有效的電商管控手段,比如這次的合作——“在天貓商品中,‘CCC’強制認證商品大概有1100萬件左右,通過國家認監委提供的數據可以實現精準管理”。
從去年起,馬云就曾多次表示,阿里能通過網上數據獲得假貨數據,提供給政府部門,能實現線下打假,從源頭解決假貨。
一方是手握數據并有打假意愿的阿里巴巴,一方是主要對假貨生產環節負責的政府部門,雙方的合作也就不難理解了。今年2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就前往國家質檢總局,與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談打假方面的合作。
文章由UONE整理發布,詳細請咨詢宇冠檢測